3月2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离退休工作部副部长李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辛大广、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游建荣一行莅临贵州航天医院,调研考察航天系统在遵离退休干部医疗健康服务保障工作。遵义市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市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谢远驰,贵州航天医院党委书记杨军,党委副书记、院长姜黔峰,副院长廖江荣,相关临床科室、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调研考察组一行实地参观了贵州航天医院“航天门诊”、遵义市肺结节多学科微创诊疗中心MDT门诊、呼吸共病康复治疗中心、遵义市呼吸内镜中心、贵州省基层医院微创介入培训基地、医院远程心电中心及高血压大数据远程管理中心。 参观结束后,双方召开专题座谈会,就加强协作联动,完善航天系统在遵离退休干部医疗健康服务保障机制进行了深入交流。 多年来,贵州航天医院作为曾经的航天系统医院,不忘初心、情怀依旧,始终把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三线建设理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作为自己的精神引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攻坚克难、无私奉献。下一步,贵州航天医院将持续开展航天社区义诊、“健康敲门行动”、健康体检、健康宣教等活动,并进一步优化“航天门诊”服务流程、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为航天系统在遵职工及离退休干部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和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贵州航天医院简介 贵州航天医院位于红城遵义市中心地段大连路615号,历经五十余年的峥嵘岁月,已发展为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市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始于三线建设,由原航天部〇六一基地3417、3427医院合并而成,2019年移交遵义市人民政府管理。是遵义医科大学附属航天医院、遵义市第二城市医疗集团总院。 医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00张,设有临床、医技、行政职能科室共60个。现有职工117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二级教授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1人,遵义市15851二层次人才2人,博士、硕士112人(含在读),高级职称以上214人。 医院现有2个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建设中心〔肿瘤微创介入(肺癌方向)和神经外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骨科、泌尿外科、急诊科、消化内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市级重点专科。是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首批呼吸介入技术培训基地、遵义市呼吸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遵义市呼吸疾病临床医学中心、遵义市骨科临床医学中心、遵义市肺癌与肺小结节早期诊断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遵义市城市检测基地。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的肺部血管介入治疗,经纤支镜下冷冻、氩氦刀、高频电刀治疗良恶性肿瘤,使我院肺部疾病诊疗技术迈入国内先进水平。泌尿外科开展的腹腔镜下膀胱癌和前列腺癌根治术走在贵州省前列。消化内科在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无创诊断技术和胃肠动力疾病全程规范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学检验科结核病诊断技术水平已居于国内前列。心血管内科特色开展冠脉复杂病变、结构性心脏病等优势介入手术,神经内科、骨科、急诊科、心胸外科等重点专科诊疗水平已居于全市前列。近年来,医院科研教学能力显著提升,三年内共承担省科技厅、省卫健委等科研项目73项,发表核心期刊11篇,SCI 6篇,省级259篇。 医院以遵义市第二城市医疗集团为依托,按照“一院多区”模式,实现双向转诊汇川区域全覆盖,着力打造“心电一张网”、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等项目,以慢性病、多发病为切入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聚焦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优势学科为引领,积极推进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带动区域内基层技术服务能力提升。
编 辑:陈 伟
一 审:冯 飚(对外联络办)
二 审:唐语蔚
三 审:蒙昌耀
下一篇: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