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遵义】84岁老人腿肿拉响血栓警报 贵州航天医院权威专家想跟您聊聊
贵州日报报刊社2024-11-30 17:18:24热度:
近日,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中寺村的一位84岁的冯姓老人,在经历右小腿肿胀后,凭借及时的B超检查,迅速确诊为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家人陪伴之下,冯老先生即刻前往贵州航天医院血管甲乳外科接受进一步的专业治疗。
经过更为详尽的造影检查,由该科负责人方军教授亲自确认了下肢血栓的情况。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并有效治疗,方军教授领导的医疗团队为冯老先生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性治疗手段,其中包括介入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溶栓及抗凝治疗。得益于团队的不懈努力与精心照料,冯老先生的症状已得到显著改善,几乎完全消退,其治疗成效赢得了患者本人及其家人的高度赞扬与肯定。
在血管的世界里,下肢深静脉血栓就像是一个不速之客,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近日,记者前往贵州航天医院,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诊治等议题,对该院血管甲乳外科负责人方军教授进行了深入专访。
据方军教授解释,深静脉血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管疾病,其特征在于深静脉内部不正常地形成血块,阻碍血液循环,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尤其以下肢最为常见。
他进一步指出,此类血栓的产生通常与三个关键因素有关:静脉壁受损、血液循环减慢以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长时间卧床休息、长时间坐着不动、怀孕等情况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速度下降,而重大手术、身体遭受创伤、患有某些类型癌症或服用特定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则可能使血液更容易凝结。另外,静脉炎症、骨骼损伤或静脉周围区域的感染也可能对静脉壁造成损害,从而启动凝血机制,促成血栓的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血栓从其原始位置脱落,便有可能引发两种极其严重的后果:一方面,脱落的血栓可能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肺部,造成肺栓塞,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性命将面临极大威胁;另一方面,血栓后遗症——血栓后综合征也会给患者带来长期困扰,如持续的腿部肿痛、皮肤颜色变化及溃疡等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方军教授特别强调,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而言,最常见的四大症状包括:患肢出现明显的肿胀,特别是单侧肢体;伴随疼痛感,且在活动时疼痛加剧;皮肤颜色发生变化,可能出现红色或青紫色;浅表静脉呈现出明显的扩张。他建议,当公众发现自己或身边人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当尽快就医,以便及时控制病情,防止进一步恶化。
方军教授还介绍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方式,主要包括多普勒超声波检查、静脉造影以及血液中的D-二聚体水平测定等。在治疗方法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性的策略,涵盖抗凝和溶栓治疗,并结合现代微创手术技术,比如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溶栓和机械性血栓清除等,旨在有效预防潜在的致命性肺栓塞,同时恢复静脉的畅通无阻。
方军教授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卧,定时起身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对于术后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和按摩。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肥胖,也有助于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他呼吁,一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应立即前往专科门诊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振梁
编辑 程佩佩
二审 何美
三审 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