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月,是原三四二七实际建院四十周年的日子。五月十二日,是当年上海火车站启程赴贵州遵义的时间。距今四十年过去了,放眼院内,当年的支内职工已无一人在岗。然而,当年他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更为了让毛主席他老人家睡得好觉(当时的宣传中普遍说道毛主席说:"三线不建设好,我睡不着觉。"),毅然奔赴当年属于大三线的贵州遵义的壮志情怀,仍然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及后来者钦佩和缅怀;他们的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情操和艰苦奋斗,努力创业的工作作风仍然是我们当今贵州航天医院不能丢弃的精神瑰宝。让我们永远记住和感念这些医院的先辈们吧!
时光回溯到四十年前的一九七一年五月十二日,上海老火车站的站台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如潮涌。上海市革委会(相当于现在的市政府)、机电二局、卫生局、市总工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导,正在这里欢送即将远赴遵义的由原上海市第二结核病院的虹桥路院区全体职工的及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等部分市属医院选调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〇六一基地三四二七医院的全体职工。与这热烈欢送场面有点不太协调的是支内职工和亲人们红肿的双眼,送行的和被送的,几乎都在洒泪相别。虽然是壮志满怀,虽然是为祖国奉献,但毕竟亲情难舍,故土难离啊……虽然这一刻在几天前的行李托运后,上海市总工会、卫生局等组织的告别上海巡游中已经有些感受,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此刻的一声长鸣汽笛,仍然让站台上一片呜咽,上至市革委会的领导,下到不谙世事的孩童,不仅都泪流满面,更有那白发老母跟着缓缓启动的列车奔跑,想再看一眼她的儿孙们……
经过近三天三夜的火车奔驰,在钻了一百四十多个山洞后,火车到达遵义。〇六一基地及三四二七医院军官组的领导和军代表,以及先遣队的人员把几百名职工家属按上抽调来的十余辆大客车和敞逢车上,驶往位于遵义市南部的桃溪寺旁的原三四二七医院。在家属去食堂昏黄的灯光下,每人领到了两个那个年代最时兴的搪瓷碗,排队打饭。看看碗里金黄色的"蛋炒饭",大家高兴不已(当年物资相对缺乏,全国各地的城镇居民买鸡都要凭票,一个月也不定能买上几个)。可是这种兴奋没有持续几秒,大家就沉默了,不少人皱起了眉头,小孩子们则嚷嚷着不肯吃着"蛋炒饭"。原来这哪是什么"蛋炒饭",是掺了玉米渣的"包谷饭"。想想看大上海那虽不富裕的生活,但还是有保障能顿顿吃到大米饭,不少人流下了眼泪。是啊,号召大家支内时说:贵州虽然不富裕,但牛羊遍坡,牛羊肉可是经常有得吃;军工单位的职工可以享受照顾,不吃粗粮,大米饭和上海一样。谁会想到,到遵义的第一顿饭就是这掺了玉米渣的"包谷饭"。然而,在分配好的住房里的当天深夜,还是纷纷给上海的亲人们写了一封"一切都好"的平安信。从此开始了他们的献身祖国国防军工事业的燃情岁月……
他们不畏劳苦,自己搬砖,自己拌砂浆,动手修围墙;自己驾着大铁锅熬沥青,铺最原始的柏油路。自己当搬运工,去到火车站搬运托运来的医疗设备和床单元。没有起重设备,没有电梯,硬是人拉肩扛将设备安装到位,将病房布置出来。在极端简陋的条件下,靠着一身身的汗水,硬是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开诊,接诊病员了。没有几年,三四二七医院治疗肺结核就成了黔北乃至全省响当当的牌牌。
他们非常能忍耐,许多人忍受着夫妻两地的分居;忍受着上不能尽孝,下不能扶幼的人生痛苦;忍受着生活的极大不便和物资的极度短缺的困难;但他们当中有位真正的"老同志",到遵义工作刚半年就到年龄退休了,组织上最初让她就不要来遵义,可她说:全院人都去了,我不愿意落后。结果无意中她成了基地成立后的"退休第一人"。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此后的岁月里,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生命。共产党员门诊主任心电科医生曹国华就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的三线建设事业。病逝时刚刚满四十三岁。留下年幼的女儿和一双白发父母。共产党员子校校长唐振铎,一个特别有爱心的老师,倒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后,同学们呼唤,妻女的眼泪都没能再将他唤醒。想当年,他们是那样的精神抖擞离开上海,最后却只能是魂归故里。
四十年过去了,让逝者欣慰,生者自豪的是:今天的贵州航天医院依然秉承先辈们留下的光荣传统和艰苦奋斗,努力创业的工作作风,并且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团子带领下,发展成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内规模最大、同时能够与其他医疗机构一起为遵义人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而今,全院上下面依然在奋力爬坡,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光和热,去创造医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我们会永远记得和敬仰你们这些贵州航天医院的先辈们!